电话(86)021-51210418
电子邮箱info@mytianhui.com
返回最佳实践>>

发布调查的最佳实践经验分享

合适的发布调查方式让回收数据事半功倍

电子邮件

通过电子邮件,将问卷链接或者内嵌问卷框架发送给被访者,邀请他们接受访问的问卷发布方式。

优点:

  1. 最主动的数据收集方式之一,直接将问卷发送给目标被访者;
  2. 能够完全控制调查的范围和参与者,并跟踪每个被访者的答题状况。

缺点:

  1. 邮件属于私人隐私信息,直接发送邮件可能造成被访者的反感;
  2. 需要掌握被访者的邮箱地址才能开展调查。

适用场景:

  1. 适合企业对企业,企业对自有员工,企业对自有用户,好友熟人等人群中展开此类调查。

例如:

  1. 1、乙方公司调查甲方公司对服务的满意度状况;
  2. 2、人事工作者通过邮件开展员工满意度调查;
  3. 3、行政工作者通过邮件调查部门出游意向;
  4. 4、企业通过CRM系统调查用户的反馈;
  5. 5、好友通过邮件开展兴趣调查等。

短信

将调查地址通过短信的方式发送给被访者,邀请他们参加调查,直接点击短信中的地址,即可以通过手机答题。

优点:

  1. 同发送电子邮件。

缺点:

  1. 手机号码是比电子邮箱地址更隐私的信息,若未事先征得被访者同意,这种方式更容易造成被访者的反感,另外同发送电子邮件一样,也需要获得对方的手机号码。

适用场景:

  1. 同发送电子邮件。

官方网站、博客

问卷调查的代码嵌入到官方网站或博客中,将这些网站作为调查的入口。

优点:

  1. 所有被访者均是自身网站的读者。

缺点:

  1. 如果网站流量不高,收集到的反馈数量有限(但有些情况下,我们只需要记录客户的反馈内容,对数量并无特定要求,如记录用户的投诉、需求等)。

适用场景:

  1. 1、拥有大量用户和流量的网站展开用户调查;
  2. 2、将问卷用作表单,供用户填写需求,信息,投诉,建议等;
  3. 3、在用户体验流程的内页中嵌入调查,了解用户对使用流程各环节的评价。

论坛、社区

将问卷地址发送到论坛、社区等场所,吸引这些网站的用户来答题。

优点:

  1. 不需要自身网站具有很高流量也可收集到足够的样本;
  2. 论坛和社区的人群集中度高,定位的目标人群更精准(如育儿论坛非常适合展开针对奶粉、童装、婴儿用品等产品的调查)。

缺点:

  1. 容易被论坛或社区的管理人员视作广告而删除;
  2. 较难取得论坛或社区用户的信任,转化率较低。

适用场景:

  1. 针对市场整体的探索性调查;
  2. 针对特定人群的针对性调查。

建议:

  1. 1、不要用新注册用户发帖;
  2. 2、不要单纯得发布调查地址,而是将本次调查的目的,对象,内容和数据用途在帖子中如实得告知受众,赢得用户的信任,让他们自愿答题;
  3. 3、适当的时候可以承诺可以一定的奖励作为他们参与调查的答谢(可以在问卷中要求被访者输入论坛ID,作为事后答谢的凭证)。

微博

将问卷地址发送到微博中,通过微博中的用户转发传递调查,吸引流量。

优点:

  1. 微博的总体氛围更为开放,用户对调查并不反感;
  2. 微博用户更愿意表达,通过用户的转发和评论能够触达非常多的人群。

缺点:

  1. 在没有外力驱动的情况下,较难引起用户的参与兴趣。

适用场景:

  1. 针对整体市场的探索性调查
  2. 好友之间的兴趣调查

建议:

  1. 1、不要发送私信:虽然微博是公开场所,但私信相对更为私人,贸然发送私信是对用户的一种冒犯,可能引起用户的反感,所以尽量以公开信息的方式发布调查。对于一些比较关注的人,可以@一下;
  2. 2、天会调研宝提供了将调查分享到微博的功能,尽量通过抽奖、活动等方式调动用户积极性来分享调查结果,可以以此作为答谢的依据。

社交网站

将调查地址发送给社交网站中的好友,邀请被访者参与调查。

优点:

  1. 社交网站中用户的关系更为紧密,反馈率比微博要高。

缺点:

  1. 社交网站中的用户关系更为私密,传播的范围较小。

适用场景:

  1. 小范围的朋友之间的调查,如周末去哪里玩,下次聚餐是什么等。

即时通信工具

将调查地址发布在QQ群,旺旺群等即时通信软件中,要求被访者参与调查。

优点:

  1. 群内用户彼此熟悉和信任程度更高,接受调查的几率很大

缺点:

  1. 调查传播的范围较小,一般不会扩散出群的范围。

适用场景:

  1. 同微博调查

建议:

  1. 如果可能,可以自己建立用户群,并进行管理,吸引喜欢体验新事物的用户参与到产品、服务的评价体系中,定期收集他们的反馈。

二维码(QR码)

将调查问卷地址通过二维码的形式发布出去,让被访者通过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直接通过手机进行答题。

什么是二维码

二维码是一种由日本人发明的将几何图形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用来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用图形的方式来替代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比特流概念。
二维码的最大数据含量可以高达1850个字符,足以用来承载网页地址等信息。
二维码可以被图像输入设备,如手机摄像头识别,还原为原本的文本信息。

优点:

  1. 1、信息容量大:能在很小的范围能承载大量文字信息
  2. 2、容错能力强:在受到穿孔、污染等局部损坏时,依然可以正确识别
  3. 3、可被手机识别:可以被带有摄像头的智能手机识别

缺点:

  1. 二维码必须用专用软件或者设备识别,无法被人眼直接识别。

适用场景:

  1. 通过移动互联网开展的调查
  2. 发布在平面媒体上的调查

建议:

  1. 由于二维码无法被人眼直接识别,故建议在发布调查时,同时展现二维码和链接地址,方便没有扫描设备的用户手动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