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和国内很多知名一流大学对教师实行“非升即走”的策略,有的学校甚至将“学术论文发表数量“成为评判职称的唯一标准。
如今,清华大学正在上演着这一幕情景。今年四月份,清华大学外文系老师方艳华因多年注重教学而鲜少发表论文未能评上职称,从而被清华大学清退。引来众多方艳华曾经学生的不满,纷纷联名上书请求将其留任。让我们来做个
市场调查,对此,你怎么看?一所学校,到底是应该重教育还是重科研?是否应该将科研成果作为评判教师的唯一标准。复旦大学似乎认识到了“非升即走“这一制度所存在的不足。于是,201年,复旦大学开始试点实行”学术代表作“制度,并于2012年起在全校推行。顾名思义,此制度的评定核心是学术成果的影响力,即质量,而不是数量。此方法的实行,看似缓解了一些矛盾,但还是存在弊端,很多教师容易将重心倾倒在学术研究上而忽视自己的教学工作,使得学生无法得到有质量的教学。如何平衡学术研究与教学两者之间的关系,还需高校拿出切实有效的方案。